4月29日,学院保卫处组织驻校保安公司召开“五一”小长假安全工作部署会,针对开学以来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部署小长假学院安全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以来,全省部分地区和学校先后发生多起涉生安全事件,充分暴露出有些地区和学校思想认识不到位、底数摸排不清晰、隐患排查不彻底、包保机制不健全、干预措施不得力、闭环管理不严格、追责问责不严肃等问题。当前,“五一”假期将至,人流、物流、车流明显增加,特别是学校师生假期出行、旅游人数较多,各类影响安全的因素交织叠加,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警惕。“五一”节前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安全工作提示如下:
一、要着力加强学生溺水防范。天气逐渐转热,要早谋划、早部署、全面启动防溺水工作,发布风险提示,压紧压实责任。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完善联防联控、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置机制。紧盯“管住人、看好水”这个重点,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避免溺水事故发生。
二、要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强化各方沟通协作,健全完善“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作用,全面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水平,引导学生筑牢心理健康防线。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做好心理咨询服务,精准开展预防预警、帮扶辅导,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及早干预、及时转介,有效防范极端事件发生。
三、要着力加强特殊群体学生关心关爱。全面摸排学生及家庭情况,准确掌握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特异体质等学生群体底数,分类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减轻学习生活压力。
四、要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强化警校联动,密切关注重点人员行为动向,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校门及校园周边巡逻,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严防冲击学校、伤害师生问题发生。
五、要强化学生外出安全监管。要全面落实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要求,加强与实习单位沟通联动,强化学生行踪动态监测,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特别要加强“五一”假期学生出行管理,放假前做好安全教育提醒,掌握学生行踪去向,保持联络畅通,对未按时返校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改。各系部对所管理和使用的办公、教学、实训车间、涉电涉火设施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等要定期进行全面梳理,对消防安全要进行“过筛式”排查和隐患“闭环式”整改。节前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学生宿舍严禁违规使用电器、乱拉电线、吸烟及乱扔烟头、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七、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预警工作。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案件持续高发。各系部要常态化检查学生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开启预警功能情况,教育学生谨记“十个凡是”,做好“三不、两建议、一核实”,三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及关系人的身份、银行卡等信息不转账;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两建议:建议准备一张卡内金额不多的储蓄卡用于日常网络支付和刷卡支付,避免被诈骗或银行卡盗刷后损失过大;较大数额的支付,建议转账到对方银行卡,便于被诈骗后公安机关及时止付,挽回损失。一核实:对亲属、朋友、领导通过QQ、微信、短信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与本人见面或通过电话进行核实。师生员工要自觉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增强识骗、防骗能力,有效保护个人财产。
八、突出校园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进入网络上的非法网站,不浏览有不安全警告的不正常网页,不下载形态异常的网络信息文件等。不得将校园内使用的移动介质插入网吧等网页浏览较复杂公用场所计算机,不得将校园IP随意告之他人。
会议强调:放假不放制度,假期不忘安全。各系部、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安全工作部署要求上来,始终以归零的心态,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紧盯重点环节和短板弱项,切实推动学院各项安全措施落实落地,全力抓好学院安全工作,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要以假期的安全拱卫学院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保卫处 宋勇)